第1956章 王佐<br /><br /> 秦桑在火域上空徐徐飞行。<br /><br /> 火域地广人稀,但秦桑能够时不时感知到修仙者,往来穿梭于岩浆之中,在寻找着什么。<br /><br /> 甚至于,回到道场附近,还发现有两名元婴修士游荡。<br /><br /> 道场被灵阵封锁,他们自然是感知不到的。<br /><br /> 进入道场,秦桑立刻传召桂侯。<br /><br /> 等桂侯前来,交给他一个芥子袋。<br /><br /> “你将这些东西送去青羊观,取了地行舟,去一趟暮落山……”<br /><br /> 云都天在筹备大战,暮落山定然不甘落后,秦桑正要抓住这次机会,左右逢源。<br /><br /> 他麾下的几名化神高手,灵蚀和落魂渊有仇怨,而桂侯的实力和心智都是上乘,又有地行舟傍身,足可自保。<br /><br /> “以后无事之时,你便留在青羊观听用。”<br /><br /> “遵命!”<br /><br /> 桂侯躬身退下,先找到灵蚀,向他了解暮落山的情况,遂离开道场南下。<br /><br /> 秦桑则直接去了火室,手掌一挥,被一个个光团包围,乃是各种法宝和灵材。<br /><br /> ……<br /><br /> 桂侯抵达青羊观之后,也被叫到了地窨之中。<br /><br /> 三名化神高手在主坛前静候吩咐。<br /><br /> 本尊送来的芥子袋里面,装有一部分建造法坛的灵材。<br /><br /> 秦桑将建坛之法记录在玉简之中,交给三妖。<br /><br /> 之后他要坐镇主坛,建造分坛不必亲力亲为,由三妖去做即可。<br /><br /> 桂侯拿了玉简和地行舟,马不停蹄赶往暮落山。<br /><br /> 雒侯和太乙在青羊观,将玉简里的内容参悟透彻,也带上灵材出发。<br /><br /> 复原坛阵,自今日始!<br /><br /> ……<br /><br /> 石姓青年和银家均没有向外透露,他们在青羊观的遭遇。<br /><br /> 小五和玉朗,日复一日在青羊观过着平静的生活,他们接触最多的就是七排村的村民、学堂的学子,和慕名而来的求药人。<br /><br /> 在这里,感受不到修仙界的风云变幻。<br /><br /> 天气转凉。<br /><br /> 黄叶纷飞。<br /><br /> ‘嘚嘚嘚……’<br /><br /> 大道上,几匹快马往七排村而来。<br /><br /> 领头的锦衣华服,英气勃勃,眉宇之间见风雅,好一位翩翩贵公子。<br /><br /> 后面几人皆劲装佩剑,是随从护卫之流。<br /><br /> 这些人太阳穴高高鼓起,骑马的姿势和阵形都显得极不寻常,鹰目如电,警惕可能从任何方向出现的敌人。<br /><br /> 远远看到七排村,和那片茂盛的竹林,贵公子露出笑容,一甩缰绳。<br /><br /> “驾!”<br /><br /> 速度陡然提升一大截,众随从毫不费力跟上,如履平地,马术极为精湛。<br /><br /> 转过弯角,贵公子轻咦一声。<br /><br /> 却见竹林道口竖着一块大石,大石上刻有‘求药者入此间’等字,还有一个村民模样的男子守在一旁。<br /><br /> ‘吁!’<br /><br /> 贵公子勒马停住,看了眼七排村后山,沉声问道:“这位老乡,竹林里应该是学堂吧?为何求药要去里面,青羊观的清风道长难道不在了?”<br /><br /> 村民一看来人的架势,匆忙起身,陪笑道:“这位公子是外地来的吧?学堂的夫子就是青羊观的玉朗道长,玉朗道长是清风道长的徒弟。清风道长年纪大了,将道观传给玉朗道长,玉朗道长白天在学堂教书,晚上回道观睡觉。”<br /><br /> “玉朗成观主了?”<br /><br /> 贵公子嘴角露出一丝笑意,翻身下马,吩咐随从等在外面。<br /><br /> 学堂外专门建了几间用来坐诊的竹屋。<br /><br /> 村民让贵公子坐下等着,进学堂通报。<br /><br /> 贵公子耐心坐着,神情之中却有一丝难掩的激动,拿出一枚玉佩,在手里把玩。<br /><br /> 不多时,外面传来脚步声。<br /><br /> 一个身穿青色道袍的年轻道士走了进来,正是玉朗。<br /><br /> 看到含笑望着自己的贵公子,玉朗顿时一怔,满脸诧异:“你是……闹腾?”<br /><br /> 竟是分别多年的少时好友,陶誊!<br /><br /> 眉宇之间,依稀能看出旧日的影子。<br /><br /> 第一眼,玉朗有些不敢相认,因为对方的气质变化太大了。<br /><br /> 年少时,陶誊家境不错,但也只是个富家少爷。<br /><br /> 如今陶誊一身贵气,还有一股久居高位的雍容气度,这种气度,缙县县令身上都没有!<br /><br /> 陶誊举家迁往都城,起初送来几封信,因路途遥远,后面慢慢断了联系。<br /><br /> 玉朗记得陶家乃是商贾之家,到都城也是经商。<br /><br /> 可这种气质,恐怕只有名门贵族才能培养出来!<br /><br /> 陶誊的笑容僵了一下,怒道:“连人都差点儿认不出,倒是把诨号记的一清二楚!”<br /><br /> 一瞬间的神情,让玉朗找回了昔日的感觉。<br /><br /> “真是你小子!”<br /><br /> 玉朗故意在陶誊身边绕了一圈,啧啧称奇,“陶家在都城发达了?”<br /><br /> “你的变化又何尝不大,这股飘然出尘的气质,我只在师父身上看到过。”<br /><br /> 陶誊神色复杂,忽而一叹,“你果然是修仙者!”<br /><br /> “你!”<br /><br /> 玉朗真的愣住了。<br /><br /> 七排村位置偏僻,没有修仙者会专门过来查看,他从未特意掩饰自身的修为。<br /><br /> 即便如此,凡人也不可能看出他的底细。<br /><br /> 可玉朗上下打量陶誊,体内分明没有丝毫灵力的波动。<br /><br /> “只许你有仙缘不成?”<br /><br /> 陶誊露出得意的笑容,“伱个小牛鼻子,瞒得小爷好苦!今天总算报复回来了!”<br /><br /> 他轻轻摩挲了一下手中的玉佩,玉佩光芒一闪,气息顿时大变,赫然是一名的修仙者!<br /><br /> 玉朗顿时惊讶了,“炼气期第十层!”<br /><br /> 当年分别之时,陶誊分明还是凡人。<br /><br /> “你已经筑基了吧?小爷果然还是不如你!”<br /><br /> 陶誊丧气了一下,但很快又恢复得意洋洋的神色,“怎么样,震惊吧!”<br /><br /> 玉朗老老实实点头,“确实没想到,你是在都城拜的师父?”<br /><br /> “此事说来话长……”<br /><br /> 陶誊施法隔绝内外,和玉朗面对面坐下。<br /><br /> “还记得当年在醉香楼吗?那时候我就觉得,说书人和你师父肯定不是一般人,回到京城,一直遗憾当日离席太早。后来有次外出踏青,误入深山,意外撞上我师父,被师父领入仙门,方知世间尚有仙道……”<br /><br /> 陶誊放低声音,好奇问道,“清风道长和说书人是不是隐世大能?”<br /><br /> “那天吃完酒,清源前辈就离开了,后来再也没有来过。至于师父,我从来没见过师父出手,可能很高吧……”<br /><br /> 玉朗不由想到,缙县鬼神、石姓青年和银家上下都对师父毕恭毕敬。<br /><br /> 据说银家家主乃是元婴老祖。<br /><br /> “可惜啊!”<br /><br /> 陶誊长叹,“那天家奴多事,一定要把我叫走,没听到两位大能论道,错失仙缘!”<br /><br /> 至今思来,陶誊仍深以为憾,猛拍大腿。<br /><br /> “师父和清源前辈的谈论的内容,我基本都听不懂,至今还是云里雾里,你想要知道,我以后说给你听便是,”玉朗道。<br /><br /> “果然是好兄弟,不枉我一直惦记着你!”<br /><br /> 陶誊狂喜,一把握住玉朗的手掌,“拜师后,我就被师父留在深山修炼,罕有外出的时候,没机会给你送信。直到去年,师父才准我下山,虽然没来见你,但对你的大名早已如雷贯耳。安排好事务,立刻来缙县找你!”<br /><br /> “你拜入的是什么门派?”<br /><br /> 玉朗欲言又止。<br /><br /> 还有一个问题没有问出口。<br /><br /> 陶誊一身贵气,怎么看都像在凡间享尽荣华富贵的世家子弟,不像一个修行人。<br /><br /> 难道都城的修仙界是这种风气?<br /><br /> “我也不知道是什么门派,师父不告诉我,说我本事低微,说出去会丢师门的脸!”<br /><br /> 陶誊挠了挠头,注意到玉朗的眼神,嘿嘿一笑,起身抖了抖锦袍和身上的配饰,炫耀道:“我这身怎么样?燕国最好的湖州锦缎,最好的溪山玉,都是供奉皇家的贡品!”<br /><br /> 不等玉朗回答,陶誊指了指学堂,又道:“我和你不同,你是游戏红尘,我是真正的下山,化凡!”<br /><br /> “化凡……”<br /><br /> 玉朗更疑惑了。<br /><br /> 如今他已知晓,仙凡有别,不仅仅在实力上。<br /><br /> 修行之人远离红尘,一是人间有神道监察,二来红尘诱惑太多,容易道心蒙尘,疏于修行。<br /><br /> 陶誊难道修炼了什么特殊的功法,或者他对修行并不重视。<br /><br /> “不错!去年下山之后,我便求见太子,做了他的幕僚,辅佐他承袭大业。外面那些人,都是太子派来保护我的部下!”<br /><br /> 陶誊沉声道。<br /><br /> 他仿佛没有意识到,他说的这句话,一旦流传出去,在燕国必然石破天惊!<br /><br /> 玉朗在学堂教书,对燕国朝堂局势多少都有些了解。<br /><br /> 当今圣上年事已高,朝堂暗流涌动。<br /><br /> 太子乃是大皇子,圣上嫡子,但皇后早逝,深居东宫,据说性子软弱。<br /><br /> 诸皇子中,最得人心是二皇子,英明神武,文韬武略,深得圣眷。<br /><br /> 其他皇子也参与政务,多有贤名。<br /><br /> 陶誊明明是修仙者,不仅插手朝政,竟然还要辅佐太子登基!<br /><br /> 燕国都城的鬼神,岂能允许他这么做?<br /><br /> “师父和燕国都城隍有交情,我在都城隍面前立誓,无论成败,绝不动用一丝一毫的法力,干预凡间任何事。并且在合适的时候,假死脱身,做一世真真正正的凡人。”<br /><br /> 陶誊摊开手掌,将玉佩给玉朗看,“这枚城隍玉,便是都城隍赐下,可以掩饰我的气息,同时也能封印我的修为,一旦我试图动用灵力,立刻便会被都城隍察觉,刑罚加身,法不容情!”<br /><br /> 玉朗恍然,怪不得他看不穿陶誊的修为呢,可他还是不理解,“你为何要这么做?”<br /><br /> “还记得我在醉香楼说的话吗?<br /><br /> “当年说书人问我,何谓人之大道。<br /><br /> “我答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br /><br /> “我又答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可是……”<br /><br /> 陶誊站起身,望着竹屋外,“说书人似乎并不赞同,离开后我冥思苦想,可无论如何也想不出,比这更好的人道盛世。所以我发奋苦学,誓要考取功名,入朝为官。有朝一日,我想亲手打造一个这样的盛世,证明我是对的!”<br /><br /> 看着少时的伙伴,玉朗的表情逐渐严肃起来,他已经猜出伙伴的想法。<br /><br /> “直至我知道,世间还有修仙者,凌驾于凡人之上,凡人用尽一生,世世代代做出的努力,修仙者一个手指就能抹杀!<br /><br /> “人之大道,却不在于凡人!<br /><br /> “幸好,世间还有神道,可以威慑仙魔,否则一旦多几个修炼魔功的大魔头,动辄献祭一城、一国,人世间定会变成修罗地狱。<br /><br /> “可鬼神也只是将凡人视为香火供奉的来源。听师父说,神道贵善,但人心是会变的,天下也不全是善神,有些鬼神为了获取更多香火,会暗中推动战争。”<br /><br /> 陶誊深深一叹,又坐了下去,“我将当年的愿望告诉师父,央求师父许我下山,尝试一次,无论成败,念头才能通达,延误修行也在所不惜。当然,我不会像之前那么天真,能在燕国推行政令,政通人和,百姓富足,便知足了。”<br /><br /> 闻听此言,玉朗对这个少时的伙伴深深佩服了,没想到他能做到这个地步。<br /><br /> “你选择的是太子,”玉朗若有所思。<br /><br /> 陶誊点头:“不错,太子乃是正统,本性宽仁,文治武功皆上乘,且足够隐忍。龙可大可小,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我也暗中见过几位皇子,二皇子势头最盛,看似英明神武,却独断专行,喜好阴谋手段,望之不似人君……”<br /><br /> 听着陶誊品评诸位皇子,玉朗不禁感慨:“没想到,你会甘为人臣,屈居凡人之下。”<br /><br /> 说出这句话的瞬间,玉朗悚然一惊。<br /><br /> 这句话脱口而出,是那么自然,那么随意。<br /><br /> 当初,夫子被修仙者的灵兽残杀,令他悲痛欲绝。<br /><br /> 在醉香楼,他曾质问:凡人只能甘为鱼肉耶?<br /><br /> 这才几年,难道他就被潜移默化改变了,认为修仙者理应凌驾于凡人之上?<br /><br /> 难怪师父说,修行最难是坚守本心!<br /><br /> 玉朗险些被惊出了一身冷汗。<br /><br /> “君王当胸怀天下,和修为无干!”<br /><br /> 陶誊没有注意到伙伴的异样,不以为然道:“凡人不能修仙,但能习武。正所谓习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凡人之中,尚有先天高手在军中为将为帅,他们的武力远胜帝王,却甘为王之佐臣。只要是明君,我为何不能?”<br /><br /> ()<br /><br />
-
爱心猫粮1金币
-
南瓜喵10金币
-
喵喵玩具50金币
-
喵喵毛线88金币
-
喵喵项圈100金币
-
喵喵手纸200金币
-
喵喵跑车520金币
-
喵喵别墅1314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