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头是穷人的吃食。<br /><br /> 京城话里就常有相关调侃。<br /><br /> “小时候吃窝头尖儿,长大了做大官儿!”<br /><br /> “看你这窝头脑袋吧!”<br /><br /> “瞧你这窝头命呀!”<br /><br /> “你兜里也就剩俩窝头钱了!”<br /><br /> 等等……<br /><br /> 像这些话里的窝头,无不诠释着一个意义——贫穷。<br /><br /> 可说实话,宁卫民在前世却对此并没有太多的感触。<br /><br /> 这是因为他吃过的窝头都是点心一样的玩意。<br /><br /> 在经济相当繁荣的时代,慈禧太后爱吃的栗子面小窝头,已经不光在北海仿膳饭庄里卖了。<br /><br /> 几乎满京城都在批量生产这玩意,然后装进精美的包装盒里,作为送人的礼品。<br /><br /> 而大小饭馆里的窝头,更是成为了一道花样翻新的时尚菜。<br /><br /> 什么韭菜炒窝头、包菜粉丝炒窝头、油渣儿椒盐儿窝头、辣椒炒肉末配窝窝头……<br /><br /> 做法简直太多了,配菜五花八门,口感也各有千秋。<br /><br /> 所以宁卫民曾经一度认为,过去的人一提苦日子必提窝头,似乎有点身在福中不知福的矫情。<br /><br /> 窝头这东西多好啊,别名可是叫“黄金塔”。<br /><br /> 又营养又健康,味道鲜美,还不得糖尿病呢。<br /><br /> 要不价钱怎么比大米白面还贵呢?<br /><br /> 这就叫价值发现。<br /><br /> 连窝头都不爱吃,爱想吃什么?<br /><br /> 但当他也回到这个经济才刚起步的年代,不得不天天与此物为伍,他可就不这么想喽。<br /><br /> 在缺盐少油的环境下,窝头已不再是酒席上的点缀,成了每餐必不可免的主食。<br /><br /> 用民谚来说就是“一天到晚的大窝头,老腌萝卜没点儿油”。<br /><br /> 于是这玩意突然间退去了华丽的装裱和配饰,只剩下了那又干又粗又牙碜的口感,和那寒酸的窟窿眼。<br /><br /> 而这直接导致宁卫民对窝头的态度,也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br /><br /> 他从过去的自愿吃,喜欢吃,变成了强迫自己吃和不得不吃。<br /><br /> 甚至还因为难以下咽琢磨出了不少因陋就简的花样儿。<br /><br /> 比如往窝头里掺点糖精,即可让窝头多出一丝甜味。<br /><br /> 比如将窝头切成片,放在火上烤,能烤出焦黄的脆壳,一咬嘎嘣脆。<br /><br /> 再比如将玉米面发酵,蒸出来的窝头便会蓬松许多,好吞咽了不少。<br /><br /> 总之,穿越的这段日子里,他每天守着窝头,变着法的哄自己下咽。<br /><br /> 就只为了求一个肚子安稳,不闹饥火而已。<br /><br /> 哪儿还谈得上健康不健康,营养不营养?<br /><br /> 往日尝鲜似的闲情逸致早都扔爪哇国去了。<br /><br /> 最终的结果,就是他以个人的亲身体验证实了一点——窝头不好吃!<br /><br /> 人们之所以会把这玩意当成苦日子的象征,绝没有掺杂丁点偏见和夸张的成分。<br /><br /> 好在这样抱着窝头啃的日子倒并不算很长,二十几天就过去了。<br /><br /> 到得今日,这些清苦的记忆,反而转化成了一种让人尤为欣喜的满足和成就感。<br /><br /> 没错!人活着最好的滋味儿,莫过于苦尽甘来。<br /><br /> 人生最有意思的地方,也莫过于风水轮流转。<br /><br /> 昏黄的灯光下,宁卫民把猪耳朵、拆骨肉、粉肠和花生米,依次摆在了桌子上,<br /><br /> 这些前世在宁卫民看来相当普通的吃食,此时不但散发出一种不亚于山珍海味的吸引力,甚至还具有一些哲学的味道了。<br /><br /> 生活似乎在用一种极为实惠的方式演绎着人生起伏的乐趣。<br /><br /> 摆好酒菜后,当着康术德的面,宁卫民美滋滋拧开瓶盖儿,又开始倒酒。<br /><br /> 他先给老爷子满上,随后才给自己面前倒了一杯。<br /><br /> 并且非常恭敬的站了起来,双手举杯。<br /><br /> “老爷子,咱碰一个吧,我真得好好谢谢您呀。”<br /><br /> 康术德对宁卫民的礼数很满意,他眼光温煦,端起了酒盅。<br /><br /> 却很大度的一摆手。<br /><br /> “谢我?就为了给你出主意?甭客气,那不算什么。”<br /><br /> 没想到宁卫民还真是诚心诚意。<br /><br /> 他双手端着酒杯,小心翼翼在老爷子的杯沿儿下端碰了一下。<br /><br /> “话不是那么说。要没您的点拨,我想破脑袋也找不着北。在您是聊闲篇儿似的随口一说,可对我那管大用了。您不是凡人,您是点化我的活神仙。这杯我干了,您随意!”<br /><br /> 眼瞅着宁卫民先干为敬,一口把酒吞了,康术德忍不住笑了起来。<br /><br /> “说话不着调。什么神仙?我就一普通的孤老头子。还是你自己个儿脑瓜灵,才能抓住钱……”<br /><br /> 但嘴上是这么说,他心里也真熨帖。<br /><br /> 因为没人不喜欢听恭维话,同样也喜欢感恩的人。<br /><br /> 宁卫民能承情,老爷子这心里就觉得帮他值当。<br /><br /> “嘿,没想到这么个不入流的营生,都让你给变出大钱来了。一天挣了一百块啊!行,小子,这笔生意干的漂亮。就冲你这脑子,要搁早年间,我非得收你这个徒弟不可。”<br /><br /> 把酒一饮而尽,放下酒杯胡撸着嘴,老爷子忍不住又夸了宁卫民几句。<br /><br /> 而说者无心,听者有意。<br /><br /> 现在的宁卫民浑身可都是消息。<br /><br /> 一听这话,他立马把酒又给老爷子倒上了,顺着杆儿就往上爬啊。<br /><br /> “干嘛还非早年间啊?现在一样啊。只要您愿意收我,我立马给您磕头拜师。”<br /><br /> 但康术德却实在有些出乎意料,他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br /><br /> “什么?你真要拜我为师?说胡话呢?我现在能教你什么啊?糊纸盒子?”<br /><br /> 宁卫民却仍旧坚持着。<br /><br /> “您怎么刚说的就要反悔啊?我学糊纸盒子干嘛?当然是学您的老本行了。”<br /><br /> 康术德又愣了一下。<br /><br /> “诚心跟我逗闷子是吧?我的老本行?那都被废止了?你学那个有什么用啊?”<br /><br /> 没想到宁卫民还挺认真。<br /><br /> “您别这么说啊。行当可以废止,学问这东西,何曾有过废止的?别的不说,科举制度早废了吧?那学生们为什么上语文课还要学古文呢?真废了的,除非那不是真学问。”<br /><br /> 一边说着,宁卫民一边给康术德的碗里夹着猪头肉,还有粉肠。<br /><br /> “老爷子,别人不知道,可我最清楚。就您那肚子里的东西,全都是能变出真金白银来的真学问。没用?那咱俩人现在的吃喝又是哪儿变出来的?”<br /><br /> “是,您现在不吃香了,可那不过是您走背运罢了。人哪儿能跟大势抗衡?那是时代更迭的副作用。您得这么想啊,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大势这东西早晚也会变的。人的运气也早晚会转回来的。”<br /><br /> “不是有那么句话嘛,乱世黄金,盛世古董。在我看来,这说的既是东西,那也说的是人,是学问。对我来说,您就是乱世的古董,盛世的黄金……”<br /><br /> 本来到这儿还挺好,要逻辑有逻辑,要情理有情理,康术德都有点听入神了。<br /><br /> 可宁卫民实在不该触景生情,被满桌酒菜儿旁一锅死眉瞪眼的窝头,感动得又多了句嘴。<br /><br /> “还有……眼下这窝窝头。”<br /><br /> 这个比喻可有点不恰当,大转弯也很突兀,让被捧得云里雾里的康术德登时为之诧异。<br /><br /> “窝窝头?”<br /><br /> 至于脑子里都在转悠窝头的宁卫民,则有点尴尬的一笑,赶紧解释。<br /><br /> “您别误会,我的意思是说,尽管现在这棒子面儿窝头看上去不算什么,好像是粮食里最便宜的东西。可杂粮也有杂粮的好处,营养价值终归比大米白面强。总有一天,它会气死烙饼,羞煞馒头,堂而皇之摆在山珍海味之中,比大鱼大肉还引人口水呢。您信不信?就连它也有一飞冲天的日子……”<br /><br /> 但很显然,他这无意泄露的天机,是不会被康术德认可的。<br /><br /> 以老爷子的经历和见识,可想象不出那样的情景,只有无奈的摇了摇脑袋。<br /><br /> 脸上那副表情,就像最近这些日子,每天见他把辛苦钱都换了猴票一样。<br /><br /> 非常为他的脑回路担心。
-
爱心猫粮1金币
-
南瓜喵10金币
-
喵喵玩具50金币
-
喵喵毛线88金币
-
喵喵项圈100金币
-
喵喵手纸200金币
-
喵喵跑车520金币
-
喵喵别墅1314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