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漫画 首页 玄幻小说 修真小说 都市小说 穿越小说 网游小说 科幻小说 排行 免费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506章 入瓮

作者:要离刺荆轲 字数:12875 更新:2025-05-20 01:59:03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漫漫看] http://www.topmh.cc/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506章 入瓮<br /><br />    当天晚上,赵煦在保慈宫,陪着向太后吃完晚膳,回到福宁殿的时候。<br /><br />    冯景便凑到他面前,低声报告:“大家,童高品乞陛见。”<br /><br />    “童贯?”赵煦楞了一下。<br /><br />    “嗯!”<br /><br />    “叫他来吧。”赵煦点点头。<br /><br />    童贯如今,已经升官了,脱离了贴邸候内品这个小黄门阶的最底层,升到了邸候高品。<br /><br />    再升,就升到小黄门的天花板——邸候殿头了。<br /><br />    邸候殿头之后的内臣,就有两套并轨的磨勘体系。<br /><br />    在宫中,有内臣磨勘转迁。<br /><br />    在外则和武臣共用一套磨勘资序体系。<br /><br />    看着复杂,其实很简单。<br /><br />    就是双轨制,在宫里面用内臣阶定上下,在宫外则以武臣阶定差遣。<br /><br />    打个比方,李宪的景福宫使,这是从五品的内臣官阶,所以,他可以出任入内内侍省的都知,而武信军节度留后,则是正四品的武臣阶,这让他有资格可以担任一路经略使。<br /><br />    所以,童贯的积极性是很高的。<br /><br />    他再升一级,就可以达到职业生涯的一个顶点。<br /><br />    突破过去,就不是小黄门。<br /><br />    而是有官品的内臣了。<br /><br />    这大概类似于,从基层员工,变成管理层。<br /><br />    当然,干劲十足了。<br /><br />    没多久,童贯就被带到了福宁殿上。<br /><br />    当然,赵煦没有直接见他。<br /><br />    而是隔着帷幕相见。<br /><br />    “臣贯,恭问陛下圣躬万福。”童贯还是第一次被带到福宁殿这个神圣的殿堂上,而且是在晚上,被单独召见。<br /><br />    这让他无比激动,脸都有些涨红。<br /><br />    赵煦隔着帷幕,看着这个未来的童太尉,轻声问道:“卿星夜入宫乞见,可是有事?”<br /><br />    “奏知陛下……”童贯俯首而拜:“臣今日接到来自御史台色役案的衙探,不敢怠慢,特来上禀陛下。”<br /><br />    说着,他就举起了一张白纸。<br /><br />    赵煦对冯景使了个眼色,后者立刻下去,将那白纸取来,送到帷幕内的赵煦手中。<br /><br />    赵煦接过来,扫了一眼,就笑了一声:“安惇看来很有进取心嘛!”<br /><br />    “这么快就撬开了开封府那些人嘴巴。”<br /><br />    “不错!”<br /><br />    说着,他就将手里的纸透过帷幕递还给了冯景:“童卿,一字不改,全文刊载就是。”<br /><br />    “对了!”赵煦想了想,叮嘱一声:“给汴京义报,也送一份去。”<br /><br />    “看看汴京义报,会不会刊载?”<br /><br />    “诺……”冯景低着头退下去。<br /><br />    司马康现在主持的汴京义报,在汴京城里的待遇和汴京新报是相差无几的。<br /><br />    蔡京也很识趣,对司马康的汴京义报大开绿灯。<br /><br />    这使得那份格调高雅,广受士大夫欢迎的小报的发行量,一直很不错。<br /><br />    在汴京城里,如今公认最受小民欢迎的事汴京新报,而最受官员士大夫喜欢的则是汴京义报。<br /><br />    尤其是在太学里,汴京义报广受好评,是太学生们必看的小报。<br /><br />    看上去,赵煦是在给自己找不痛快。<br /><br />    可谁又知道,司马光就几个月的生命了呢?<br /><br />    等司马光一死,司马康就得守孝。<br /><br />    这汴京义报,也就可以顺理成章的,落入赵煦掌控。<br /><br />    换而言之,这是在借鸡生蛋。<br /><br />    更妙的是,还是拿着司马光的个人声誉、人脉,给赵煦孵化一个专门面向士大夫阶级的报纸。<br /><br />    当然,这并不妨碍,赵煦时不时的试探一下汴京义报那边的立场。<br /><br />    看看司马光父子,到底是真的大公无私呢?<br /><br />    还是果然心里面有些小九九?<br /><br />    赵煦也不知道,自己是个什么心态?<br /><br />    但,到目前为止,尽管汴京义报在报道方面,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br /><br />    却一直秉承着相对客观、中立的立场。<br /><br />    哪怕是旧党的人做错了事情,也是该骂的骂,最多不过是调门降一点,措辞温柔一些。<br /><br />    所以,只能说司马光父子屁股有问题。<br /><br />    但人家的道德操守,却挑不出任何毛病来。<br /><br />    ……<br /><br />    第二天,随着新一期的汴京新报和汴京义报的发行。<br /><br />    整个汴京城,瞬间轰动。<br /><br />    实在是,李雍案已经经过了数日的铺垫、发酵和引导。<br /><br />    就连开封府下面的那些县、镇的百姓、士人,也知道了这个案子。<br /><br />    甚至就连大名府、洛阳都有人在关注这个案子。<br /><br />    无论是民间,还是士人,都在盯着这个案子。<br /><br />    没办法,这个案子太具传奇性了。<br /><br />    集卖官鬻爵、私相授受、官官相护、告御状等诸多爆点于一身。<br /><br />    还牵扯了开封府、大理寺。<br /><br />    现在,这个案子居然有了新的突破?<br /><br />    御史台里传出消息,可能别有内情?<br /><br />    八卦群众们,立刻就不困了。<br /><br />    可,这个事情,对涉及一些人来说,就不是那么好了。<br /><br />    当通见司将一封御史联名的奏疏,送到宫里面的时候。<br /><br />    赵煦看完,就在心中笑了起来。<br /><br />    “总算咬钩了!”<br /><br />    “也不枉朕一番苦心!”<br /><br />    上书者的名字,在贴黄上写的清清楚楚。<br /><br />    刘奉世、吕陶、朱光庭。<br /><br />    其中,刘奉世是左正言,吕陶是监察御史里行,朱光庭则是监察御史。<br /><br />    谏院的谏官和御史台的御史一起上书,通见司自不敢怠慢。<br /><br />    所以,奏疏誊抄好后,就分别送到赵煦和两宫以及都堂宰执手中。<br /><br />    而他们的上书,议论的就是——御史台刑讯逼供,有碍法度。<br /><br />    话,当然说的是冠冕堂皇。<br /><br />    就是事情,太下作了!<br /><br />    赵煦拿着奏疏,看向在殿中坐着的御史中丞傅尧俞,轻声说道:“却是要让傅卿看笑话了。”<br /><br />    他说着,就让冯景将这奏疏送去傅尧俞手中。<br /><br />    “朕也不知,是否是朕年幼,故而德薄,竟让朝中大臣,如此轻看于朕!”赵煦说着,眼眶就发红了。<br /><br />    傅尧俞听着殿上小官家的声音,再看着小官家那发红的眼眶。<br /><br />    他内心的柔软顿时就被触动。<br /><br />    还有什么比年少、聪俊、孺慕圣人大道的天子,一心憧憬着,圣人之教,仁恕忠义之道,却被大臣们的无耻所伤害,更能让一个传统的儒家士大夫动容的事情呢?<br /><br />    没有了!<br /><br />    而傅尧俞,恰好就是一个最传统,也最正宗的儒家士大夫。<br /><br />    致君尧舜上,是他的理想。<br /><br />    当即,他就起身,郑重的拜道:“陛下即位以来,躬先帝之教,承六圣之治,上孝太皇太后、皇太后,推恩大臣!施恩布德,泽被四海,虽幼冲之年,却已身孚天下之望!”<br /><br />    这是事实!<br /><br />    这位官家即位之后,给朝野甚至是整个天下州郡,都注入了一股全新的风气。<br /><br />    不止是奉父命,推恩于天下,罢废市易务、均输法等诸多弊政。<br /><br />    还扑买堤岸司,让利于民。<br /><br />    更出内帑以赈河北百姓,与民更始,修葺道路。<br /><br />    自己更是以身作则,在宫中亲耕于田,种四季菜圃。<br /><br />    个人生活和享受,更是节俭无比。<br /><br />    每日三餐,不过三菜两汤而已,所食简单朴素。<br /><br />    而且,他还很关心,御厨的厨子的生计问题。<br /><br />    于是,推恩厨子,效仿先帝的惠民熟药局的之制,命人在汴京城的州桥,给御厨们开了好几家吃食店。<br /><br />    让那些无事的御厨,能得到一份生计,甚至可以过上优厚的生活!<br /><br />    礼贤下士、仁爱百姓、胸怀天下、仁厚爱人、节俭自用、体恤民生……<br /><br />    就问一个集齐以上所有光环的天子,出现在现实中时。<br /><br />    士大夫们该怎么办?<br /><br />    反正,对傅尧俞这样的儒家思想钢印入脑的人来说。<br /><br />    他只有一个念头——臣,只会心疼陛下!<br /><br />    尤其是,当他看到,小天子在他面前红着眼睛,一副被伤害的模样后。<br /><br />    他就已经怒不可遏了。<br /><br />    于是,傅尧俞俯首而拜:“若有大臣,不顾君臣之义,有害于陛下,臣身为中司,自当严加弹劾!”<br /><br />    说着,他就翻起了那封天子命人交到他手里的奏疏。<br /><br />    只是看了一眼,傅尧俞就怒火中烧!<br /><br />    “竖子尔敢!”傅尧俞在内心咆哮。<br /><br />    居然弹劾御史台,刑讯逼供!<br /><br />    这是污蔑!<br /><br />    因为这些天,他傅尧俞每天都会入宫,向天子汇报进展。<br /><br />    他也一直盯着安惇、张汝贤。<br /><br />    哪里刑讯逼供了?<br /><br />    让犯官罪吏们在太阳下抄写圣人经义就算刑讯逼供?<br /><br />    傅尧俞放下奏疏,抬起头,看向那位依然红着眼睛的官家。<br /><br />    他当然知道,这位小官家,只是年纪小。<br /><br />    可心智、手段,却成熟的可怕!<br /><br />    这些日子来,他入宫上奏的诸多事情,官家总是可以迅速理解,甚至举一反三,引用国朝的典故、故事理解相关事情。<br /><br />    所以,傅尧俞知道,小官家虽有一片赤子之心,憧憬圣人之道,却绝不是那种刻板的理解圣人经义的天子。<br /><br />    恰恰相反,小官家对人心有着某种超出想象的理解和洞察。<br /><br />    最让傅尧俞感动的,还是明明小官家,什么都知道,却依然憧憬、向往圣人之道。<br /><br />    事事以仁恕为出发点,心心念念都是天下苍生福祉。<br /><br />    每次见他,总会问起地方百姓民生,听到地方上的百姓,吃不饱饭的时候,总会红着眼睛,默默落泪、自责不已。<br /><br />    当淮南方面,上报旱情导致今年可能要歉收的时候,小官家当即下诏,从今以后,直到旱情消减,福宁殿一切用度减半。<br /><br />    这些都是傅尧俞亲眼所见的事情。<br /><br />    与那几位,恨不得把每一个制钱,都搜刮到自己手里的先帝,形成了鲜明对比。<br /><br />    这才是最珍贵的赤子之心!<br /><br />    所以,傅尧俞知道,小官家伤心的原因。<br /><br />    那几个大臣,自以为聪明,以为可以瞒得过天子。<br /><br />    却不知,他们的那点小心思,被天子一眼看穿了。<br /><br />    因为,今天他傅尧俞入宫,就是来汇报,御史台如今对李雍案的调查进展的。<br /><br />    不仅仅有着安惇、张汝贤等人审出来的开封府、大理寺相关涉案官吏的供词。<br /><br />    还有着他傅尧俞,从开封府、大理寺的无数卷宗里,找出来的关键物证!<br /><br />    所以,这封奏疏在官家眼中,就是完全在将官家当稚童看待。<br /><br />    这是孩视天子!<br /><br />    也是目无君上!<br /><br />    更是欺君罔上!<br /><br />    难怪,官家这般伤心。<br /><br />    傅尧俞自己换位思考了一下,感觉自己若是官家,怕只会更加伤心!<br /><br />    傅尧俞想着这些,当即说道:“臣,备位中司,不能以身作则,严肃法度,竟让御史台出现此等大臣!”<br /><br />    “臣有罪!”<br /><br />    “臣自请出外,降授于偏远军州,以严朝廷法度,国家制度!”<br /><br />    对傅尧俞这样的人来说,不仅仅严于律人,他还严于律己。<br /><br />    个人的人格魅力,是毋庸置疑的。<br /><br />    熙宁变法时,哪怕王安石被他顶的受不了,还是很尊重他。<br /><br />    回朝以后,即使很多大臣,觉得他这个人不可理喻。<br /><br />    但依然敬佩他的为人。<br /><br />    所以,他说那些话,确实是他的真实想法。<br /><br />    主辱臣死!<br /><br />    君上被人轻视,轻视的人,还是他的下属。<br /><br />    这就是他的责任!<br /><br />    赵煦当即起身,命人扶起傅尧俞,道:“不关爱卿的事情。”<br /><br />    “朕,虽然年幼,可还是分得清忠奸,辨的了真伪的。”<br /><br />    “卿是朕的包孝肃……”<br /><br />    “朕于卿,从无怀疑!”<br /><br />    这话,赵煦说的真诚,也说的坦荡。<br /><br />    因为他除了利用了这个正直的君子的个人道德操守外,他确实从不怀疑,也从不担心傅尧俞会做对他和国家不利的事情。<br /><br />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说的就是傅尧俞这样的人。<br /><br />    这可是经受了历史考验。<br /><br />    也经受了数十年的沉浮磨砺后,却依旧不改本心的大臣!<br /><br />    现代成语‘胸无城府’的原型人物!<br /><br />    傅尧俞却被赵煦的真诚,感动的也跟着眼眶发红。<br /><br />    当即便拜道:“陛下知臣至此,臣此生足矣!”<br /><br />    那些青史之上的君臣佳话,在他脑海中回荡着。<br /><br />    傅尧俞已经老了。<br /><br />    在这宦海沉浮数十年!<br /><br />    他本以为,自己这辈子就这样了。<br /><br />    就像孔子说的那样: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br /><br />    却不想,在这人生暮年,他竟幸运的遇到了这样一位对他信任、礼遇,而且懂他的君主!<br /><br />    所以,傅尧俞不感动是不可能的。<br /><br />    恰在这个时候,殿外的郭忠孝,进来禀报:“官家,两宫慈圣,差人来请官家至庆寿宫。”<br /><br />    赵煦问道:“可是为了御史弹劾御史台刑讯逼供?”<br /><br />    郭忠孝点头。<br /><br />    傅尧俞听着,当即说道:“陛下,臣请随驾同行!”<br /><br />    赵煦点点头。<br /><br />    他这些日子来,总是抽时间听取傅尧俞汇报就是为了这一刻。<br /><br />    ()<br /><br />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946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