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蔡京的决心<br /><br /> 第二天,开封府官署,梅花厅。<br /><br /> “官家真是这样说的?”蔡京听完石得一带来的口信,眼神闪烁了一下。<br /><br /> 石得一点点头:“大家确实是这样说的。”<br /><br /> 然后,他就紧紧的闭上了嘴巴。<br /><br /> 官家只让他传话,所以他就只传话。<br /><br /> 这是一位在宫中沉浮了二十年,依然屹立不倒的大貂铛的职场经验。<br /><br /> “这样啊……”蔡京忍不住向前踱了一步,心中思绪,就像是大海上的浪涛一样,此起彼伏。<br /><br /> 官家派石得一来问他这个权知开封府,怎么补救?如何防止类似的事情再次出现?<br /><br /> 蔡京的第一反应是——宫中的小官家,话里有话啊。<br /><br /> 而蔡京入仕以来,最擅长的事情就是揣摩上意了。<br /><br /> 所以,他几乎是下意识的就联想到了去年十一月僧录司的案子。<br /><br /> 当时,官家的处理结果是什么来着?<br /><br /> 借着僧录司一案,彻底清洗了整个僧录司的胥吏。<br /><br /> 然后,用公开招录的方式,补充官吏。<br /><br /> 从此以后,僧录司就成为了开封府最听话的官署。<br /><br /> 开封府下达的命令,僧录司从来都是百分百配合。<br /><br /> 再没有过去的种种掣肘。<br /><br /> 所以,公开招录胥吏,也就渐渐的成为了现在开封府补充吏员的途径。<br /><br /> 只是,想要短时间就对开封府换血是很难的事情。<br /><br /> 好多官署有司里面,都是盘根错节的姻亲占据。<br /><br /> 蔡京不敢逼得太急,只能缓缓图之,一点点的通过种种手段,完成人员补充。<br /><br /> 却不料,他高抬贵手了。<br /><br /> 那些人却根本不领他的情!<br /><br /> 终于是酿成了现在的事情!<br /><br /> 但凡在这个过程里,有一个人和他提醒了一句,哪怕暗示一下这个案子。<br /><br /> 他也不至于沦落到现在这个地步。<br /><br /> 被人打了个措手不及!<br /><br /> 两宫震怒,已令都堂限十日查清原委、情弊。<br /><br /> 若是按照现在这个情况继续下去,最后结案,哪怕他蔡京勉强能过关。<br /><br /> 可一个用人不明、渎职的评价是跑不掉——出了这么大的事情。<br /><br /> 权知开封府说自己不知道?<br /><br /> 呵呵!<br /><br /> 两宫会信吗?<br /><br /> 而且,这个事情最可怕的结果,还是两宫信了他确实不知情。<br /><br /> 如此一来,两宫眼中,他这个权知开封府的形象,就从干吏能臣,变成庸碌之辈。<br /><br /> 庸碌之辈,岂可为权知开封府?如何辅佐天子?如何为社稷之臣?<br /><br /> 万万不行!<br /><br /> 所以,他蔡京现在已经站在悬崖边上,稍不注意就必然罢任外郡。<br /><br /> 而且,很可能这辈子都没有机会回京为官,更不要说染指那柄在梦里面多次出现的清凉伞。<br /><br /> 蔡京想到这里,就深吸了一口气。<br /><br /> “吾绝不能让这样的事情发生!”<br /><br /> 他本来前途一片大好的。<br /><br /> 若就这样就此折戟,他怎甘心?<br /><br /> 他蔡元长,二十三岁的时候,从福建老家入京赶考开始,花了整整一十六年,终于从布衣,而为大宋四入头之一。<br /><br /> 如今更是已能时常在官家面前露脸,多次得到单独对奏、汇报、取旨的机会。<br /><br /> 这一路走来,只有蔡京知道,他为了得到这些机会,为了爬到这个位置,到底付出了多少东西?<br /><br /> 深深吸了一口气,蔡京就对石得一道:“都知请回禀官家,臣不会让官家失望的。”<br /><br /> “臣一定会拿出一个让官家满意的办法,解决当前的问题。”<br /><br /> “还是那句话——若臣不能,乞斩臣宣德门外!”<br /><br /> 他决定,赌上自己的一切,押上他的所有。<br /><br /> 于是,不惜在君前立军令状!<br /><br /> 官家想要的东西,他一定奉上!<br /><br /> 哪怕他现在一时还没有想到,但蔡京知道,他一定会找到那个答案的。<br /><br /> 他必须找到那个答案。<br /><br /> 那个官家想要的答案。<br /><br /> 因为只有这样,他蔡京才能继续留在汴京,继续当他的权知开封府,继续有在君前露脸、效命的机会。<br /><br /> 石得一点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br /><br /> 然后,他就问道:“大理寺那边……”<br /><br /> 蔡京眯起眼睛来,阴阳怪气的说道:“大理寺卿乃是能臣干吏……”<br /><br /> 大理寺已经坑了他两次了。<br /><br /> 第一次,僧录司的事情,就让他灰头土脸,差点被贬出京。<br /><br /> 如今这是第二次。<br /><br /> 这一次,比上次更狠。<br /><br /> 上次僧录司的案子,就算穷追到底,他蔡京也不过是待罪请郡,可能过几年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和可能。<br /><br /> 但这一次,他们却是直接冲着,让他蔡京仕途尽毁而来。<br /><br /> 蔡京脾气再好,胸怀再宽,也是咽不下这口气的。<br /><br /> 何况,他本来就不是什么大度君子。<br /><br /> 自然是找着机会,就给大理寺穿小鞋。<br /><br /> 石得一笑了笑,只说道:“王孝先,今日已经入宫请罪了,两宫慈圣,已着其在家待罪反省。”<br /><br /> “如今,傅中司奉太皇太后旨意,暂署大理寺。”<br /><br /> 这是今天早上,在庆寿宫发生的事情。<br /><br /> 大理寺卿王孝先,跪伏于两宫之前请罪。<br /><br /> 最后,两宫商议之后,暂时给了王孝先这个处理意见。<br /><br /> 令其在家待罪、反省,等待中司审查、都堂调查结论。<br /><br /> 但基本上,明眼人都知道,王孝先这次肯定是过关了。<br /><br /> 了不起,最多罢任大理寺卿,外任地方州郡。<br /><br /> 除此之外,不会有任何责罚。<br /><br /> 连罚铜恐怕都不会有!<br /><br /> 蔡京听完,眼神一黯,不由得在心中感慨了一句:“王孝先这个家伙,名字取得太好了!”<br /><br /> 孝先、孝先……光听这个名字,宫里面的两宫就很欢喜。<br /><br /> 不仅仅因为孝先的寓意很好。<br /><br /> 无论太皇太后还是向太后,都愿意留着他,哪怕只是讨个好彩头。<br /><br /> 还因为,大宋历史上,还有个叫王孝先的宰相。<br /><br /> 不过,那一位是表字孝先——既真庙时的托孤顾命宰相,大宋第一位连中三元的神童,协助章献明肃,驱逐包括丁谓在内的奸臣的大功臣——沂国公王曾。<br /><br /> 而现在又是一个少主在朝的时期。<br /><br /> 于是,王孝先仅仅是靠着他的名字里的彩头,只要不犯原则性错误,他就可以舒舒服服的当他的官。<br /><br /> 无论是上次僧录司的案子,还是这一次大理寺又捅出来篓子。<br /><br /> 他都是不损分毫。<br /><br /> 蔡京心里面,羡慕得不行,却也没有办法。<br /><br /> 谁叫人家爹取的名字取的好?<br /><br /> 而且,刚好碰上了现在这个特殊时期。<br /><br /> 宫里面想要一个吉祥物,想讨个好彩头。<br /><br /> 他刚好符合要求。<br /><br /> 心里面的这些念头转动了一下,蔡京忽然警醒。<br /><br /> “石得一为何要与我说这些事情?”<br /><br /> 蔡京是个聪明人。<br /><br /> 他几乎是立刻就意识到了,这不是石得一会和他说的话。<br /><br /> 只能是宫中的官家,在借这个大貂铛的嘴巴,将这个信息告诉他。<br /><br /> 那么……<br /><br /> “官家缘何要让石得一将此事告诉我?”<br /><br /> 这个事情,讲道理,石得一不说,等到下午左右他也会知道。<br /><br /> 所以,官家在暗示什么?<br /><br /> 蔡京的大脑,开始高速运转起来。<br /><br /> 大理寺卿王孝先待罪在家……<br /><br /> 他肯定不能再署理大理寺的日常事务了。<br /><br /> 之后也一定会调离大理寺。<br /><br /> 而如今奉圣旨,对大理寺进行审查的是太皇太后最信任的大臣——英庙时代孤臣,御史中丞傅尧俞。<br /><br /> 但傅尧俞还要管御史台。<br /><br /> 他根本没有这么多精力,额外关注大理寺的事务。<br /><br /> 偏生,傅尧俞这个人,一旦开始调查就必然深挖到底。<br /><br /> 所以,大理寺卷入案情里的官吏,除了王孝先可能平安落地,其他人有一个算一个,都会获罪。<br /><br /> 尤其是那些具体经办了相关事务的官员、胥吏。<br /><br /> 没有一个逃得了傅尧俞的铁面无私!<br /><br /> 流放、刺配,就是他们注定的命运。<br /><br /> 所以……<br /><br /> 蔡京的心脏,扑通扑通的跳个不停。<br /><br /> 他是个聪明人。<br /><br /> 而且是个纯粹的政治生物。<br /><br /> 他一眼就看出来了,大理寺将在未来一个月到两个月之间,出现巨大的权力真空和人员缺口。<br /><br /> 就像是……<br /><br /> 开封府!<br /><br /> “对!”蔡京握紧拳头,他似乎想到了什么。<br /><br /> “开封府、大理寺,都将被李雍案搅个天翻地覆!”<br /><br /> 御史台的乌鸦,这次出手,可是拿到了无比确凿,不可辩驳的铁证!<br /><br /> 包括胡及的判词和大理寺那边的判词。<br /><br /> 这两份判词,一份比一份荒唐。<br /><br /> 尤其是大理寺的判词,简直是让人看了都会羞愧:大理寺那些人,不知道是怎么回事。<br /><br /> 他们写的判词,就像是精神分裂了一样。<br /><br /> 一边认可开封府的判决——李雍诬告了。<br /><br /> 可一边却又在判词之中,不写一个‘堪’字——依制度,既是诬告,那么判词必须写一个‘堪’字,然后送都堂,由都堂下刑部进行复核。<br /><br /> 同时,大理寺还在判词中,犯下了一个让人难以接受的致命错误——他们认可了李雍举证的段处约乃段继隆之子,理当申省勾追段处约到衙的请求。<br /><br /> 但同时,却又在判词中不写一个‘申’字。<br /><br /> 准确的说,他们写了。<br /><br /> 但,却不知道被谁给抹掉了!<br /><br /> 偏生,没有抹干净,外人一看就知道,那是个‘申’字。<br /><br /> 然后这份判词,不知为何,落到了御史台手里。<br /><br /> 所以,御史台的乌鸦们,才会那么亢奋——那么大一个没有抹干净的申字,除非是瞎子,不然肯定看得见。<br /><br /> 左司谏苏辙的弹章里直接就说了——臣见大理寺堪得李雍经开封府论段处约将父知济州段继隆进奉空名状,招人承买一案……<br /><br /> 若堪得实情,则段继隆罪行不轻,李雍则不坐诬告之罪,此乃官司行遣之常。<br /><br /> 今既以段继隆无罪,又却判放李雍,自相违背,犹如儿戏,则其受情反复,不待堪劾自明……<br /><br /> 今大理寺公然用情,枉乱分析,更不堪出情弊。<br /><br /> 臣实以为,此开封府、大理寺,自相勾连,败坏法度,乞陛下严加详查,治其等欺君罔上、败坏国家之罪。<br /><br /> 苏辙说的,自然是非常有道理。<br /><br /> 蔡京也不得不承认这一点。<br /><br /> 因为无论是谁,只要看过了从开封府到大理寺的判词上那些连串致命的问题。<br /><br /> 都会知道,这些人,根本就是拿着大宋刑统在那里过家家呢!<br /><br /> 特别是大理寺的判词,简直是侮辱他人智商,把所有人都当猴耍——大理寺,既在判词中认可开封府的判决,认定李雍诬告段继隆,同时却又将诬告人李雍放了,不追究他的诬告罪。<br /><br /> 蔡京看完那些判词后,他第一感觉,就是大理寺的人,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去沙门岛旅游了。<br /><br /> 他们怎么敢的啊!<br /><br /> 自然,蔡京也闻到了一些,很不对劲的味道。<br /><br /> 因为这个事情太奇怪了。<br /><br /> 有无数疑问,无法被解释。<br /><br /> 显然,这里面的内情,是外人难以想象的。<br /><br /> 搞不好,就是胡及和大理寺,都被人耍了也不一定。<br /><br /> 但现在,蔡京可没有功夫,去帮胡及等人脱罪、想办法。<br /><br /> 他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br /><br /> 他得抓住宫里面递出来的这根救命稻草,死死保住官家的大腿才行。<br /><br /> 只有官家,可以救他。<br /><br /> 这一点,蔡京心里面和镜子一样清楚。<br /><br /> 所以,他脑子里的这些想法一闪而过。<br /><br /> 旋即他就看向了石得一,问道:“敢问都知,官家德音,是否确为都知所问的那几句话?是否无有遗漏?”<br /><br /> 石得一点点头,道:“大家德音,吾别说遗漏了,就是说错一个字的韵,都是死罪!”<br /><br /> 蔡京闭上眼睛。<br /><br /> 他想起了去年在开封府僧录司开启的胥吏公开招录。<br /><br /> 想起了现在开封府和大理寺,注定要被清洗一边的现状。<br /><br /> 想起了官家让石得一给他带的话。<br /><br /> “官家言:蔡京可和都知说了,以后该如何预防类似的事情再次出现?”<br /><br /> “某答否,官家于是命吾来问开封府:开封府,有没有什么补救措施,以防止日后再出现类似的事情?”<br /><br /> 然后,石得一莫名其妙的和他谈起本不该提及的大理寺卿王孝先的处置措施,以及宫里面对大理寺的安排。<br /><br /> 他更想起,官家特意两次都安排石得一这个执掌探事司的大貂铛来和他谈话的细节。<br /><br /> 所有一切串成一条线。<br /><br /> 蔡京的心脏,扑通扑通跳个不停。<br /><br /> 他感觉自己懂了。<br /><br /> 可是……<br /><br /> 这种事情,他要是做了,以后万一被别人知道了。<br /><br /> 天下士大夫,都会对他口诛笔伐。<br /><br /> 他将成为当代的少正卯。<br /><br /> 二三子可击鼓而攻之!<br /><br /> 青史之上,他蔡京蔡元长,大抵就会和那些蛊惑君父,祸乱国家的奸臣并列了。<br /><br /> 荣夷公的地位都可能被他蔡京取代。<br /><br /> 因为,这是在背叛所有士大夫,这是在引狼入室,而且是主动配合皇权,对士大夫进行钳制。<br /><br /> 但是……但是……<br /><br /> 蔡京咬了咬嘴唇。<br /><br /> 他有的选吗?<br /><br /> 没有!<br /><br /> 他若不做这个事情,官家肯定不会保他了。<br /><br /> 而且,他从此都将被官家认定为异类,被打上不忠的标签。<br /><br /> 而他若做了……<br /><br /> 那他蔡京蔡元长,从此就是天子心腹,国家鹰犬,社稷爪牙。<br /><br /> 在官家心里面的地位,更将不一般——大忠臣啊!<br /><br /> 敢拿起刀子,捅士大夫文臣,还面不改色。<br /><br /> 必须大忠臣!<br /><br /> 未来,必将简在帝心,从此平步青云。<br /><br /> 什么青罗伞?<br /><br /> 他蔡京要做就应该做上佐君王,下安百姓,礼绝百僚的宰相。<br /><br /> 就应该生封国公,死为郡王甚至是大国之王。<br /><br /> 好男儿,就当如此!<br /><br /> 即使不能名留青史,也当遗臭万年!<br /><br /> 此时此刻,一个个前辈的豪言壮语,在蔡京心头回荡。<br /><br /> 吾日暮途远,故倒行逆施——伍子胥。<br /><br /> 吾生不能五鼎食,死亦当五鼎烹——主父偃。<br /><br /> ……<br /><br /> 蔡京的心绪开始激昂起来。<br /><br /> 他看着石得一,张了张嘴,几乎是用着发颤的声音说道:“请都知,回禀官家……”<br /><br /> “臣,京,自有所报,愿请官家拭目以待。”<br /><br /> 蔡京知道的。<br /><br /> 他现在就像是那些民间想要加入盗匪团伙的人。<br /><br /> 他需要向宫里面交出一份投名状,一份带血的投名状。<br /><br /> 只有这样,他才可以保住他自己。<br /><br /> 也只有如此,才能向官家证明他蔡京的忠诚,已超越了身为士大夫的界限。<br /><br /> 石得一看着蔡京,点点头。<br /><br />
-
爱心猫粮1金币
-
南瓜喵10金币
-
喵喵玩具50金币
-
喵喵毛线88金币
-
喵喵项圈100金币
-
喵喵手纸200金币
-
喵喵跑车520金币
-
喵喵别墅1314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