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对曾布的安排<br /><br /> 将三位元老,送到内东门下,赵煦一直目送着他们消失在自己视线中,才依依不舍的回头离去,甚至还一步三回头。<br /><br /> 论表演,赵煦是合格的。<br /><br /> 毕竟,他是做过主播的人。<br /><br /> 回到紫宸殿,两宫已经将木匣打开,正在清点选票。<br /><br /> 几个小黄门在帮着记录。<br /><br /> 赵煦凑过去看了一下,选票情况出乎意料。<br /><br /> 蒲宗孟居然得到了五票!<br /><br /> 也就是说,有五个大臣,投了这位酒色财气样样皆占的待制重臣。<br /><br /> 赵煦当时就乐了。<br /><br /> 他本来以为,蒲宗孟会得零蛋呢!<br /><br /> 现在看来,他人缘还不错。<br /><br /> 倒数第二名曾布,只比蒲宗孟多了三票。<br /><br /> 只能说,曾布的人缘有些差啊。<br /><br /> 看来,朝中有不少人不爽他?<br /><br /> 除了这两人,其他人得票都过了两位数。<br /><br /> 在这其中,得票最多的人,却是邓润甫,居然吃到了二十七票!<br /><br /> 要知道,在京待制以上大臣,包括元老、宰执在内,一共也就三十三人。<br /><br /> 换而言之,邓润甫只丢了六票。<br /><br /> “邓学士人望不错。”太皇太后莫名的说了一句。<br /><br /> 赵煦笑了笑:“学士人望确实不错。”<br /><br /> “为何曾学士得票如此之少?”太皇太后没有忍住,不快的自言自语。<br /><br /> 朝野都知道,两宫垂帘之初,曾布是给她这位太皇太后当辅助的,邓润甫则是给向太后打辅助的。<br /><br /> 换而言之,这两个人其实早就贴上了标签了。<br /><br /> 区别在于,邓润甫的标签更多。<br /><br /> 他不仅仅是向太后那边的人。<br /><br /> 同时,他还是帝党!<br /><br /> 先帝亲自选的皇子阁笺注——赵煦即位前唯一的大臣。<br /><br /> 大臣不傻,自然知道用脚投票,押注在邓润甫身上。<br /><br /> 至于曾布?<br /><br /> 只能说,真的是人缘不好!<br /><br /> 带了这么多BUFF,得票都没有过两位数。<br /><br /> 同时,这也多少表明了朝野的风向。<br /><br /> 也就难怪太皇太后在看到结果后不大开心了。<br /><br /> 赵煦扭头,看向这位虽然已经快六十岁的太皇太后,轻声道:“这或许是因为曾学士是孤臣的缘故吧。”<br /><br /> “孤臣?”太皇太后的神情终于有了变化:“是吗?”<br /><br /> 向太后见状,连忙帮着捧哏:“娘娘得孤臣,新妇为娘娘贺!”<br /><br /> 太皇太后这才开心起来,道:“原来曾学士不仅学识渊博,为人谦逊,不意还是孤直之臣呢!”<br /><br /> 这就是语言的妙用了。<br /><br /> 同一个事情,怎么理解,纯粹看掌握解释权的人怎么对外解释。<br /><br /> 就拿现在的这个事情来说吧。<br /><br /> 赵煦心里觉得,曾布连两位数的待制大臣的支持都拿不到,这是人品问题。<br /><br /> 可他嘴皮子上下一碰,曾布就被塑造成了朝中孤臣。<br /><br /> 为什么得票少?<br /><br /> 因为他忠直,得罪了太多人啊!<br /><br /> 所以别人不愿意选他!<br /><br /> 太皇太后稍微坐直了身体,就说道:“如此忠直大臣,若不能拜任宰执,岂非天下之失?”<br /><br /> 向太后微笑着,说道:“娘娘说的是,新妇也以为,曾学士有宰执之才。”<br /><br /> 但她心中,难免有些苦涩。<br /><br /> 原因很简单,曾布上去了,邓润甫就得下来。<br /><br /> 不然,朝廷新晋执政,皆出于两宫钦点大臣。<br /><br /> 外人怎么看?<br /><br /> 会不会觉得,这大宋朝廷,用人如同儿戏,竟拔擢两个妇人所用的宠臣。<br /><br /> 搞不好,会有士大夫私底下,胡言乱语些什么‘霍子孟之不作,朱虚候之已亡’,甚至有那醉汉,酒后脑子不清楚,在市集之中振臂一呼‘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那就难以收场了。<br /><br /> 即使没有这些事情,牝鸡司晨的议论也是免不了的。<br /><br /> 对国家也没有好处。<br /><br /> 这种事情一旦出现,向太后知道,会有很多大臣钻营她和太皇太后,想方设法的想攀附她们。<br /><br /> 这不好!<br /><br /> 她看向赵煦,将嘴角的苦涩吞下去。<br /><br /> 为母则刚。<br /><br /> 这点委屈,她是愿意受的。<br /><br /> 做媳妇的不都这样吗?<br /><br /> 就是可惜了邓润甫……<br /><br /> 太皇太后却是带着胜利的笑容,看着赵煦,问道:“官家觉得呢?”<br /><br /> 赵煦甜甜一笑,道:“曾学士自是有宰执之才的。”<br /><br /> 这一点是事实!<br /><br /> 哪怕赵煦心里面厌恶曾布,但也需要承认他的才干。<br /><br /> 这可是熙宁变法的时候,王安石麾下的主力干将之一。<br /><br /> 论对新法的贡献,只在王安石、吕惠卿之下,和章惇不相伯仲。<br /><br /> 但曾布人品,是真的差劲!<br /><br /> 这也是事实!<br /><br /> 太皇太后笑的更开心了。<br /><br /> 赵煦却在这个时候道:“就是……”<br /><br /> 他看着太皇太后,轻声说道:“孙臣听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像曾学士这样的大臣,宜当好生保护,不可使其处于风尖浪口之上啊。”<br /><br /> “请太母明察!”赵煦说着,就起身一拜。<br /><br /> 太皇太后的笑容凝固在脸上。<br /><br /> 她看着赵煦,良久之后,点点头:“官家说的是!”<br /><br /> “确实该好好保护这样的孤直大臣。”<br /><br /> 她已经明白了赵煦的潜台词。<br /><br /> 强行违反规则,任用曾布可不可以?当然可以。<br /><br /> 前提是曾布能承受得起朝野毁誉。<br /><br /> 当年的狄青不就是这样?<br /><br /> 赵煦起身说道:“太母圣明。”<br /><br /> 向太后也立刻跟上,笑着道:“还是娘娘和六哥想的周到。”<br /><br /> 她观察了一会太皇太后的神色,就道:“只是这样一来,就委屈曾学士了。”<br /><br /> “六哥……”她看向赵煦:“不如给曾学士一个恩典?”<br /><br /> 赵煦当即点头:“这是自然,自当为学士考虑。”<br /><br /> “不如,让曾学士带端明出镇外郡?”<br /><br /> 在大宋,端明殿学士、资政殿学士,通常为执政出郡的带衔。<br /><br /> 能带这两个学士头衔的大臣,一般都是前任执政或者候任执政。<br /><br /> 一般来说,资政殿学士为执政出知带衔,端明殿学士则为候任执政带衔。<br /><br /> 所以,在大宋,凡授端明殿学士出镇地方的重臣,其诏书最后一般都会有一句:恩例视同执政。<br /><br /> 太皇太后听着,再次笑起来。<br /><br /> “官家之议老身以为甚好。”<br /><br /> 她很要面子的。<br /><br /> 现在,面子满足了,自然高兴。<br /><br /> 曾布为端明殿学士,就是告诉天下人——他必拜执政。<br /><br /> “曾学士出知何地为佳?”向太后在旁边问道。<br /><br /> 太皇太后想都没有想,就直接说道:“扬州吧。”<br /><br /> 扬州,天下重镇,历代皆是宰执大臣外放之地。<br /><br /> 哪怕对宰执来说,外放扬州都是一种恩遇的表现。<br /><br /> 因为扬州太繁华了!<br /><br /> 其市场经济的发达程度,比汴京只高不低。<br /><br /> 历代以来,不知多少文人墨客,名臣名士,都曾汇聚扬州。<br /><br /> 赵煦和向太后对视一眼,然后就都笑起来:“太母(娘娘)圣明。”<br /><br />
-
爱心猫粮1金币
-
南瓜喵10金币
-
喵喵玩具50金币
-
喵喵毛线88金币
-
喵喵项圈100金币
-
喵喵手纸200金币
-
喵喵跑车520金币
-
喵喵别墅1314金币